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倡导大众积极了解预防卒中的科普知识,树立“运动是良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理念。通过科学运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卒中发生,推进卒中早期预防、诊治和促进患者康复。
脑卒中及其危害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出血和缺血等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h,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而相关研究显示,缺乏体育运动是卒中(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
口腔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
据国内外卒中相关研究,牙周组织健康状况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有相关性。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相当于一个细菌库,其炎症和龈沟内或牙周袋内上皮溃疡可以使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诱导宿主产生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进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牙周致病菌也可以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局部脑血管炎症,导致脑血管堵塞,致脑组织供血不足。
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口腔卫生下降会增大脑卒中的风险,影响全身健康。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牙周/牙龈脓肿、牙髓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可使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率升高。
一项对29584例中国健康人群的跟踪调查发现,严重牙列缺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系数大于一般牙列缺损者12%。
韩国对20多万人抽查,正确而规律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与脑卒中风险呈负相关。每天刷牙≥3次可以显著降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而口腔卫生状况欠佳(龋齿≥4颗)则与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
口腔疾病引发的疼痛会增加新的血管性病变风险,如:脑卒中复发、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等。严重的口腔疼痛还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脑卒中复发的风险。
卒中预防
卒中重在预防,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1.卒中早期识别口诀:BEFAST
2.体医融合 战胜卒中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世界卒中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卒中。《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推荐,可以将有氧运动作为首选,包括但不限于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也称为 耐力运动,是指身体大肌群参与的、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这类运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有氧氧化产生的 。常见有氧运动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 跑步、广场舞、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3.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虽然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但口腔疾病也可能是卒中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因此,维护良好的口腔健康和预防口腔疾病对于降低卒中风险肯定具有重要作用。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与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消除可能产生引起卒中的隐患,对预防卒中发生,具有治小病,防大病的积极作用。